公民憲政會議草根論壇主持人培力工作坊報導
2014年7月5日的週末,台灣守護民主平台舉辦了公民憲政會議草根論壇主持人培力工作坊。公民憲政會議是三月佔領國會運動民間所提出來的訴求之一,在舉行公民憲政會議之前,會先在全台舉辦草根論壇,以審議民主的方式蒐集社會大眾對於憲政改革的意見,每場草根論壇需要有主持人來帶領討論,因此培力主持人是這次工作坊的主要目的,有NGO團體以及幾位自行報名參加的朋友共同參與這次培力。
以審議民主的方式與草根對話
第一天的行程是介紹審議民主的背景以及手勢會議,過去的憲改運動往往都是政黨的利益角力,人民參與的機會不多,這次公民憲政會議希望扭轉這樣的局勢,讓人民的聲音能夠被聽見,而審議民主的精神也與此目的相符,可作為一種接近草根的方式。
上午首先由守護民主平台會長林敏聰老師開場,他談到由於平台的組成主要是學院學者,相較於比較接近民間的NGO而言,面對草根有一定程度的距離,藉由審議民主的方式有助於學院裡的知識和草根作互動,這在面對政府與公共政策是很重要的一環。接著平台的陳俊宏老師開始介紹審議民主的背景和在台灣發展的脈絡,陳老師認為審議民主可以幫助台灣人從選民變成公民,選民通常都有固定偏好,很多民調是未經思考後的偏好總結,但透過審議民主,這樣的偏好是可以被改變的。
接下來由家華報告「審議民主、社會運動與華人社會的實踐」,她主要分享在學運期間立法院外所進行審議民主的經驗,提供大家審議民主的論述或技術,她希望這兩天不是只有訓練,並非這次所有參與者未來一定要主持,而是讓各個運動組織可以去思考政策到哪個階段適合什麼方式。
下午一開始,由阿端帶領大家操作手勢會議,介紹各個手勢的意涵,手勢是一個工具,目的是讓參與草根論壇的人有一個權利可以運用手勢來進行發言,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坐成一個圓,讓發言者可以看得到彼此,比較容易互相交流意見。接著阿端帶大家實際操作,請大家進行一個真的草根論壇演練,討論如果有一個公民憲政會議,那它應該要處理哪些問題,以及處理這些議題的原因。經過一輪操作後,家華總結下午的活動,基本上主持人的工作有兩項,所以需要兩個人,一位負責提問並確認問題,第二位負責寫重點、編碼歸納、做記號。記錄有一些技巧,可以先依照每一個人發言順序列點,如果發言者講的內容有兩點以上,可以利用符號和顏色標記輔助作補充。當一位主持人在主持時,另一位作記錄的會比較辛苦,需要不斷地寫、歸納與歸類。如果時間上允許,主持人可以進一步探詢發言者的想法。
讓憲法變成全民運動
有了審議民主的知識背景和手勢這項工具,第二天上午進行一個小組討論,雖然全體討論可能讓大家對情境比較了解,但是要把議題談深比較困難,小組的好處是可以談比較深,因此大家以桌為單位分組,一組大約8~10人,討論公民憲政會議短中長期的目標,依照急迫性排出優先順序,時間約為兩小時。

下午,俊宏老師邀請到了三一八運動中提出很多關於公民憲政會議議題的黃丞儀老師,還會有徐偉群老師跟大家對話,討論議題跟大家思考的議題相關。黃老師認為,從立法院退場後,公民的著眼點就不再是政治會議,而是轉換成普遍全面的公民憲法運動。這樣的憲法運動變成一種類似環保運動、人權運動的社會運動,只是把運動的主題變成憲法憲政,整個運動的規模、範圍、議程設定都從社會運動的角度去思考,與其把運動的焦點放在時程,不如把憲法變成人民關心的事務,把所有問題都憲法化,這時候人們才會有感覺。偉群老師接著談到,他的認知是大家做草根論壇就是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憲法化,把問題引導到憲法層次,如果一般人覺得憲法很遙遠,我們可以用買不起房這件事情來舉例,把人們生活上的不公平當作起點或切入點,當一個國家不是代表我,而是代表其他人的利益,這個國家肯定是有問題的,草根論壇的功能便是作為一個發表想法的平台。
對本次工作坊的檢討
聽完兩位老師的演講,大家將座椅圍成一圈,以綜合討論作為活動的結尾。經過兩天,有些參與者對於活動名稱和實際內容覺得不相符,因此這兩天有很多討論是在處理參與者對公民憲政會議與草根論壇的想像,但基本上大家都很認同,以草根的形式加上審議民主的方式,來推動公民憲政會議,但仍然有一些運動方向上的共識,有待各個團體推派代表,大家一起開會來決議。
未來草根論壇會在全台各地舉辦數十場,屆時主持人的角色會很吃重,透過這次工作坊,先給參與者一些知識背景,包括審議式民主、手勢會議、對未來運動的想像,之後還會再進行更仔細的主持人技巧訓練,讓公民憲政會議能順利推動。
公民憲政會議不僅是針對服貿所提出來的訴求,整個運動已經拉高到推動新憲的層次,距離上一波的憲改運動已事隔多年,在台灣的主權問題尚未解決之前,我認為憲改運動將不會停止,儘管每次參與運動的人不會完全相同,但每次運動的參與者必須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做事,讓每一次的憲改運動能夠串連起來,能量能夠累積,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運動。
*作者為吳照聰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實習生
台灣守護平台臉書專頁連結
台灣守護平台臉書專頁連結